close

死亡你不會知道它時候會發生,近呢?還是遠?

在我印象中有一位叔叔,但對他並不是太熟悉,只知道他生了重病:糖尿病以及常常要洗腎

在生病後,身邊有兩個兒子照顧他,所以認識他的人都很放心,包括他的前妻和小兒子(我對阿姨算很熟~常一起在教會裡面)

但誰也不知道就在昨天,叔叔跌倒了,壓到洗腎的管子,出血致死

一切太突然,大家都很震驚,所以昨天晚上教會的大家急忙的到他們家家庭聚會

 

家庭聚會的時候,氣氛沒有那麼凝重與過度悲傷(還是有悲傷的情緒)

我想對於基督徒而言死亡對我們來說並不那麼害怕

因為有盼望等著我們,我們都知道將來我們要到天國去與主相遇

因為我們知道,每個人必走的路就是死亡之路(有種講法是,每個人都在等死!XD很鬧的一句但也蠻實在的)

因為在悲傷的時候,神的話在安慰我們,好比一位重要的朋友在身邊陪伴著我們,擦去我們的眼淚、分擔我們的憂傷

但遇到親人離世這件事,並不代表就不會難過了

難過的成份有很多,例如懷念、愧疚、捨不得等等

 

但值得思考的是,我們預備好(面對死亡)了嗎?

考試前,我們都會準備考試;面試前,我們會準備要去面試的服裝、演練過很多次;就連上廁所前,我們也會準備衛生紙

任何事情前我們都會有所準備

那,死亡呢?

 

我看到叔叔的前妻非常的難過,而大哭

或許阿姨對叔叔也是有那麼虧欠,

反觀自己,如果身邊的誰離去了,我有對他們好嗎?有對他們說過愛他們的話嗎?我有對他們付出什麼嗎?我還有沒有對他們有什麼遺憾?...

那如果我是那位叔叔,在要去世之前,我都沒有任何遺憾?我對我這一生負責任了嗎?我有準備好要進去天國了嗎?

 

雖然不是我的親人,我還是留下了難過的眼淚。

希望他們的家人能夠很平靜度過這一切。

 

 

還記得,在大三那年,系上有一門課「失落與悲傷諮商」,教導成為助人者的我們,如何處理案主失落與悲傷的事情與感受

但上完才發現,這也是一門讓我們自己先去面對死亡、了解當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的價值觀,更重要的是與死亡為友

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二,一是為自己寫下遺書、墓字銘

二是期中考的考題為

_20151126_090153.JPG

寫遺書時,哭慘

考試打電話時,哭慘

最後寫心得與對誰感謝的話時,哭慘

而且是全班的人都哭了。

 

當死亡真的離我們很近的時候

有些話你也講不出來了,心裡上的負擔壓力是多麼的大

有些話你不管害不害羞,你也會講了,因為你知道沒有機會了

 

所以,何不在還沒面臨的時候,就把這些是準備好。

但,人的惰性與記憶,過幾天就會忘記了,要在碰到之後才有會產生心中的漣漪。

 

就像我自己,好久沒有打電話給我的阿公阿嬤關心他們了。

 

 

介紹一本書,四減三,我和在天堂的家人

作者:芭芭拉.帕哈艾伯哈特(Barbara Pachl-Eberhardt)

失去,必定帶來痛苦
痛苦,讓我們重新定義生命

原本幸福快樂的四口之家,一夕之間走了三人,剩下她孤獨一人。
生死永隔,但她要讓四個生命融為一體,繼續踏上自己的漫漫人生路……

從「四減三」的破碎家庭,到「一加三」的無限生命,這是她的真實人生。

一場平交道的意外事故,奪走了芭芭拉一家人的性命,親愛的丈夫、兒子、女兒從此與她天人永隔。

悲劇發生五天後,芭芭拉寫了一封公開的e-mail給親朋好友,表達自身感受,並主動卸下遇此情況,那道橫亙在人與人之間、言語無法超越的「藩籬」。這封信透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……,在網路上快速流傳,喚起無數迴響。信中流露為人妻、為人母的真情,讓人同感身受失去親愛家人的巨大傷慟;就在這個與死亡面面相對的時刻,也更深一層看見生命,看見一切與此相繫的事物。

芭芭拉為家人舉行一場充滿歌聲、小丑與彩色氣球的「靈魂的饗宴」,與丈夫及兒女告別的同時,也慶祝他們靈魂的新生。當然,之後巨大的「黑洞」並沒有放過她,悲傷、沮喪、憂鬱、孤單、寂寞、崩潰……一一席捲而來。

這一切給了她更多契機,去凝聚勇氣,思考什麼是死亡?什麼是失去?它們的意義何在?在椎心刺骨的痛苦中,她努力開闢一條又一條岔開逸出的小徑,披荊斬棘,試圖挖掘在那背後的人生祕境。

 

getImage.jpg  

目前顯示的是「_20151126_090153.JPG」

我也買了一本喔!!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